帕德玛大桥(帕德玛大桥的知识普及)
帕德玛大桥主桥长6.15公里,为上层双向四车道公路、下层单线铁路的公铁两用大桥,上部结构由41孔跨度为150米的钢桁梁组成,单孔重约3200吨左右,全桥总重约13万吨,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承接的最大单体桥梁工程,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泛亚铁路重要通道之一。
1、概况
帕德玛大桥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泛亚铁路重要通道之一,不仅连接孟加拉国南部21个区与首都达卡交通,也使中国和印度泛亚铁路的南部对接,对深化中国与南亚及周边国家合作具有重要作用,位于帕德玛主桥上下游、帕德玛河两岸,作用是保护岸堤和大桥免受侵蚀,施工内容主要包括河道疏浚和河岸防护,工程疏浚量近1亿立方米,河岸防护段长13公里,工期4年,上游是中国的雅鲁藏布江,下游与贾木纳河汇合后一路奔腾向南,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湾。
据了解,帕德玛大桥建成后,将把孟加拉国西南部两个省、共计21个区与首都达卡连成一片,结束两岸人们千百年来依靠舟楫过河的历史。同时,该国南北铁路网也将打通。
2、历史沿革
2015年12月12日,由中铁大桥局承建、中铁大桥院承担施工详图设计和勘测的帕德玛大桥项目主体开工。横跨帕德玛河(恒河)的帕德玛大桥主桥全长6150米,为双层钢桁混凝土结合梁。这座公铁两用大桥项目合同金额15.4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6.7亿元。
2016年8月8日,这座“梦想之桥”迎来首桩开钻仪式,同时,以该桥为节点贯穿孟加拉国东北与西南的铁路连接线项目也正式签约。随着旋转钻机的轰鸣,这一总标的价格达44亿美元的孟加拉国最大在建项目,同时也是我国海外桥梁项目的最大订单,正式拉开了建设序幕。
中国中铁大桥局2017年9月30日发布消息称,该局承建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成功架设首孔钢桁梁,这标志着孟加拉国“梦想之桥”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中铁大桥局帕德玛大桥项目总工程师潘军介绍,为保障此类长大桥梁的建造,该局提出了“现场作业工厂化、高空作业平地化、水上作业陆地化、零散作业整体化”的思路,并先后研发打造了“小天鹅号”“天一号”“大桥海鸥号”等架建桥利器,使得桥梁装配式施工得以实现。
当天,“天一号”浮吊船成功将长150米、宽12米、高12.75米,重达3040吨的首节钢桁梁成功放置到桥墩。“此次钢梁的成功架设,创造了世界上首孔全焊接整孔大吨位钢桁梁运架的奇迹。”潘军说,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天一号“浮吊船进行升级改造,使其起吊能力从以前的3000吨增至3600吨。
3、文化背景
奔腾的帕德玛河被誉为孟加拉国生命之水,这条河流也是长久以来横亘在这个南亚欠发达国家南北经济协调发展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如今,一群中国建设者来到这里,帮助孟加拉国人民实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梦想。
4、意义
“梦想桥”拉动当地骨干铁路网建设
“帕德玛河好比中国的长江,帕德玛大桥就相当于孟加拉国的武汉长江大桥。”谈起孟加拉人对帕德玛大桥的期盼,中铁大桥局帕德玛大桥项目经理部党委副书记何修圣颇有感慨,“人们经常听到孟加拉国发生沉船事故新闻,每年8月正是孟加拉国的雨季,河水汹涌,水流速度达到5米/秒,摆渡南北两岸危险很大。”
除了百姓过河得冒着巨大风险,帕德玛河也是孟加拉国南北物流通道上的天然障碍。何修圣介绍说,从2000年中铁大桥局进入孟加拉国市场以来,修建帕德玛大桥的呼声就从未间断过。孟加拉国过去依赖河海运输,国内路网建设相当缓慢,帕德玛河南北两岸的货物往来靠轮渡运输,效率很低,且受季节影响大。据该国经济界估算,帕德玛大桥建成将直接拉动孟加拉国国民生产总值1.5个百分点。
帕德玛大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一条路,其辐射效应也体现在由中铁二院承担建设的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项目上。这条总里程168.6公里、最高设计时速达120公里的新建铁路将孟加拉国东北至西南的铁路网连接在一起,成为孟加拉国西南部骨干铁路网。
如此重要的国家工程自然引起孟加拉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从用电到安全,孟加拉国都给予这个项目最大的支持。孟加拉国是严重缺电的国家,但为了保障这个项目的顺利进展,该国从国家电网拉来专线;为了项目人员及财产安全,政府专门派出一个旅的军队负责保卫;为了督促相关方面配合中国工程人员的施工,该国交通部长隔三差五就专门到项目现场视察工作。何修圣对此深有感触:“守护好这座桥,就是守护好孟加拉国人民的梦想。”
“争气桥”工程严格执行世界标准
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到帕德玛大桥项目现场只有40多公里,记者的车却走了将近4个小时。“这就是孟加拉国的交通状况,每天都堵,我们太需要改善道路状况了,不过我们没有钱。”司机拉塞尔无奈地对记者说。当他了解到记者是去帕德玛大桥项目采访时,连连称赞:“那个项目不一样!”
在孟加拉国,人人都知道帕德玛大桥是一座“梦想桥”,而且更把它看成一座“争气桥”,因为大桥基础项目建设超过15亿美元的资金全部由孟加拉国政府自筹,并非来自海外贷款,这对于一个外汇储备尚不到300亿美元的欠发达国家来说实属不易。
因为是孟加拉国的命脉工程,当初看中帕德玛大桥项目的外国工程承包商不只中国一家,不过由于世界银行撤回了对该项目的贷款,多国承包商由此认定孟加拉国将无力支付巨额工程款,于是陆续退出竞标,只有中国企业留下了。
“大桥项目总进度如今已进展28%,回款已超过30%,因为孟加拉国举国上下都愿意贡献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建设‘梦想之桥’的愿望。”何修圣认为,这种自力更生的劲头“很中国”,孟加拉国在很多领域都在学习中国模式,大桥项目就是典型案例。
“有人把帕德玛大桥项目称为中孟两国的天作之合,但该项目操作起来困难不少,各项工程指标都得达到世界级标准。”大桥项目部副经理何跃波对记者说,“虽然世界银行撤走了对大桥项目的贷款,但中孟两国实际操作中仍在履行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所要求的相关工程标准,比如工程监理是由韩国专家牵头,包括美国、荷兰、法国等多国专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完成的,他们的要求很高,我们就通过实践来证明这些要求是否可以实现,帕德玛大桥项目几乎成了世界建桥工程的实验室。”
“共享桥”密切孟中印缅经贸往来
在何跃波看来,世界级监理单位的要求虽然严苛,但中国承建方在与其磨合过程中,实现了技术、沟通、应变等能力的提升,也令全球同业者认可了中国道桥建设的能力,甚至将中国标准采纳到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国际标准中去。“在帕德玛河这种河床泥沙质地很软、桥桩附着力较差的情况下,如何增加桥桩用钢量,实现建成孟加拉国百年大桥的目标,只能通过不断实验得出结论,为此,我们用了将近两年时间,也通过实践多次纠正了国际桥梁设计专家的原有方案。”何跃波说。
帕德玛大桥也是一座“共享桥”。随着中国中铁帕德玛大桥以及铁路连接线项目的相继展开,其作为泛亚铁路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一带一路”重要支点的意义越发显著。
作为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帕德玛大桥采用上层双向四车道公路、下层单线铁路设计,建成后,孟加拉国南部21个区与首都达卡之间居民仅靠摆渡往来的现实将成为过去,同时该国南北铁路网也将打通。孟加拉国交通网实现南北陆路贯通后,中国经缅甸至孟加拉国的地面运输能力将大大提升,印度与孟加拉国的经贸往来也会更加紧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也将进入实质推动阶段。
除了推动地理层面的“道路连通”,以中国中铁为代表的中国建设者在当地长期扎根,与当地政府及民众的交往日益深入,感情越发深厚,实现了与当地的“民心相通”,为中国众多海外项目“走出去”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记者在帕德玛大桥项目工地现场看到,这里的钢板圈圆、装配、焊接等多道工序都由孟加拉国当地工人完成,这些工人此前都曾随中国工程队伍参与过多座桥梁建设,他们不仅是中国朋友口中的“老孟”,更是建桥修路行当中的“老手”。
以上内容就是帕德玛大桥的知识普及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帕德玛大桥的相关知识,请收藏本网站!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