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加寺渡口(拉加寺渡口的详细介绍)
拉加寺渡口,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西部,称得上黄河源头的一大名胜古迹,是九曲黄河第一曲——玛沁县的一个文明古渡,属同德县,是青海南部的交通要道,果洛地区的牧民到贵德、湟中、西宁等地的必经之路,是青南各地的贸易集散交易点,加之盛产砂金,被牧民称为“拉加从兰木”(即拉加商道)。拉加寺(全称拉加扎喜江乃林),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由拉江巴格西鄂赛尔主持修建,“拉加”系藏语译音,指四不象即麋鹿。拉加寺古渡人来人往,生意非常兴隆,1986年建造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拉加黄河大桥。
中文名称:拉加寺渡口
类别:古迹
地点: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西部
竣工时间:1769年前后
开放时间:1769年前后
馆藏精品:拉加寺古庙建筑
1、概况
拉加寺渡口,称得上是黄河源头的一大名胜古迹,是九曲黄河第一曲——玛沁县的一个文明古渡。它位于今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乡黄河北岸,原属同德县。历史上同德县是青海南部的交通要道,果洛地区的牧民到贵德、湟中、西宁等贸易集散地必经之路,是那里的畜产品和内地的工、商、农产品的运输要道,又因在同德南部的黄河北岸拉加地方,是青南各地的贸易集散交易点,加之黄河两岸有许多牧业区和农产区及古文化遗址,拉加盛产砂金。故牧民称此地为“拉加从兰木”(即拉加商道)。因此在拉加寺附近的黄河上势必开辟渡口。
2、发展
拉加寺古渡人来人往,生意非常兴隆,将冬虫夏草、贝母、大黄等驰名中外的药材、蕨麻(俗称人参果)、蘑菇等食用菌植物源源不断地运出,换回粮食、棉布等日用生活品。近年(西)宁果(洛)公路修通,在拉加寺渡口处1986年建造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拉加黄河大桥,车来人往,更是热闹非凡。
3、特色
拉加寺(全称拉加扎喜江乃林),座落在县东北黄河峡谷阿美尼勒功腹地,从玛沁县政府所在地大武镇向东北方向,大约50千米,有一座小镇叫拉加,黄河从镇的南面流过。在黄河北岸的阿尼群贡山下,有一座在青海省黄河沿岸非常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拉加寺,又称“嘉祥寺”。 是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由拉江巴格西鄂赛尔主持修建的。“拉加”系藏语译音,指四不象即麋鹿。据说拉加寺在破土动工时,发现了一只四不象,故寺院以取其名。全盛时期僧侣近1300人,是青海省著名的佛教八大寺院之一。该寺建筑既有藏族佛教寺院的特点,又有汉族寺院的建筑风格。全寺建筑形成一个小型建筑群,近似于中原古典园林式的建筑风貌。整个寺院依山傍水,地势优美。背依之阿美尼勒功山松柏苍翠,蚕丝般的细溪飞流之下,景物十分宜人。前面是滚滚黄河,气势磅礴,一泻万里。1980年后,经历年重修,复具规模。现主要建筑有大经堂、释迦牟尼殿、时轮学院、密宗学院、医明学院、护法神殿等,另有菩提塔一座。现有僧众500多人,大小活佛30多个。由于它在佛教发展史中的功绩,所以,现在依然享有盛誉。
以上内容就是拉加寺渡口的详细介绍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如果还想了解更多拉加寺渡口的相关知识,请收藏本网站!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